回憶人生往事,記錄職業生涯
汪琦
(上海熱油爐設計開發中心 上海 200042)
序 言
為了迎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爐分會熱載體加熱技術委員會成立三十周年的大慶之年,并用文字記錄三十余年來中國熱載體加熱技術不斷發展壯大的往事,熱載體加熱技術委員會準備組織編寫一些回憶往事資料;應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爐分會熱載體加熱技術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王起明董事長和《熱載體加熱技術》雜志主編施建新總工程師之邀,我回憶了自己三十多年來所從事的熱載體加熱技術的一些人生往事以及職業生涯的一些資料,寫了這份回憶錄,作為熱載體加熱技術委員會的一份個人往事記錄資料,供相關人員了解三十多年來熱載體加熱爐設計研究開發的不斷成長壯大發展情況。
一、常州化工設計院工作期間歷程
在1979年9月我參加了全國統一考試后,進入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化工機械專業開始大學的四年學習和生活,于1983年7月初從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本科畢業,在1983年7月中旬畢業分配到江蘇省常州市化工局化工設計室(常州化工設計院)從事化工機械及化工設備的設計開發工作。
1983年7月~1984年10月,參加了常州化工設計院的籌建階段工作;參加了常州石油化工廠“1500噸/年氯化聚乙烯工程項目”的調研過程、初步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
1984年11月~1985年3月,參加了常州第二化工廠的化工設備大修過程中的設備圖紙設計,設備型式包括換熱器、貯槽、管道設備等,該批設備主要屬于二、三類壓力容器。
1985年4月~1985年8月,參加了常州化工設計院領取設計勘察證書的市級初檢、省級復查;參加了常州化工設計院領取壓力容器設計證書的市級初檢、省級復查。
1985年9月~1985年12月,設計開發了化工反應攪拌器,編制了攪拌器中的攪拌軸臨界轉速的微機計算程序;并對塑料設備進行了設計研究開發。
1986年1月~1986年3月,參加了常州有機化工廠的光氣設備的制造加工圖紙設計,該類化工設備屬于低溫劇毒設備,設備型式包括換熱器、緩沖器、貯槽等,該批設備主要屬于三類低溫劇毒壓力容器。
1986年4月~1987年8月,參加了常州石油化工廠“3000噸/年乙撐胺工程項目”的基礎資料技術交底會議、調研過程、初步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制造加工現場設計技術交底任務;該工程項目是由日本住友株式會社提供工藝技術軟件,常州化工設計院和常州石油化工廠聯合進行工藝配管、設備設計、土建設計、供水、供電、自控、鍋爐、暖通各專業配套。我參加了日方代表的基礎資料技術交底會議,并參加了調研過程、化工設備專業的初步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的設計和校對工作,同時到化工設備制造廠家進行了設備現場設計技術交底工作。設備型式包括反應器、塔器、換熱器、攪拌器、貯柜、貯槽、過濾設備、緩沖設備、管道設備等,該批設備主要屬于二、三類壓力容器。
1987年5月~1987年12月,參加了燃煤導熱油爐的設計。該項目是由化工部第一設計院化工部工業爐中心站(姚國俊為總工程師)負責設計的國家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合同號為75-39-02-02-6),供熱能力為5GJ/h(120×104Kcal/h)至12GJ/h(300×104),其中燃煤導熱油爐的一些設計工作交給了常州化工設計院進行設計,鏈條爐排臥式燃煤導熱油爐供熱負荷為8GJ/h(200×104)的制作加工任務由常州能源設備總廠(姚永方為廠長、汪萍是常能加熱爐研究所負責人)負責制造;1988年5月制造完成后進行導熱油爐安裝及供熱系統的施工,該鏈條爐排臥式燃煤導熱油爐的使用單位是常州建材設備制造廠的軟質塑料地板生產線項目,該項目是從法國杰爾蘭德公司引進的生產線,該生產線所用的加熱爐供熱系統原來是從英國華生公司引進的;燃料要求采用城市煤氣,使用煤氣量為570m3/h。由于常州市煤氣供應缺口較大,城市居民用煤氣都很困難,因此工業用煤氣不能正常供應,經過常州市經委、常經技(88)字第236號文《關于常州建材設備制造廠塑料地板工程增設燃煤加熱爐項目的批復》批準,采用燃煤導熱油爐替代從英國進口的燃氣爐。200萬大卡/h燃煤導熱油爐及供熱系統開車一次投產成功,導熱油爐出口油溫為290℃,進口油溫為274℃,出口油壓為0.18MPa,進口油壓為0.24MPa,導熱油流量為180m3/h,發泡生產工藝溫度為230℃,爐體排出煙氣溫度為380℃;經過空氣預熱器余熱回收后的最終排煙溫度為190℃,干凈的熱風溫度為180℃,其工作溫度、供熱能力及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軟質塑料地板生產線的實際生產工藝需求,生產運行正常。
1987年12月~1988年5月,參加了常州自行車總廠二分廠液化氣站工程項目的設計;參加了常州壓縮機廠液化氣站工程項目的設計,擔任了設備專業負責人,負責液化氣設備的初步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的工作;設備型式包括液化氣燃燒加熱爐、液化氣緩沖器、液化氣貯罐、液化氣管道等。
1988年6月~1988年8月,參加了常州化工設計院和常州化工廠聯合為廣東省湛江化工廠設計的氯堿工程項目中,擔任了設備專業的校對工作。
二、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生學習期間
在1988年9月我通過了全國研究生考試后進入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化工機械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碩士論文題目:“載熱體燃油加熱爐輻射室溫度場的研究”,當時我的碩士導師是王志文教授,在1991年7月初我從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研究生畢業,獲得化工機械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后我留在華東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
1988年12月~1989年2月,協助導師王志文教授收集整理了不銹鋼的酸洗、純化處理的簡便快速制作加工方法,并應用到導師王志文教授負責承擔的上海肥皂廠工程項目中。
1989年3月~1989年7月,參加了華東化工學院化工設計院的工程項目“陜西省漢中地區五金廠的1,4——丁二醇工程項目”的施工圖設計。
1989年9月~1989年12月,參加了導師王志文教授負責承擔的工程項目:“上海煉油廠的酸性水貯罐設計及安全評定項目”,對化工設備進行了測繪和設計。
1990年1月~1991年6月,對碩士論文課題:供熱負荷為42GJ/h(1000×104Kcal/h)載熱體燃油加熱爐進行了輻射室溫度場的研究,該課題是針對江蘇省儀征市紡織部儀征化纖公司的正在運行使用的燃油型導熱油爐進行研究。中國儀征化纖工業聯合公司在1977年左右從國外引進聚酯裝置53.3萬噸/年,共有三個生產線系統九臺1000萬大卡/h載熱體燃油加熱爐,每一個生產線系統有三臺42GJ/h(1000×104Kcal/h)立式圓筒底部燃燒型載熱體燃油加熱爐,燃燒的耗油量約為1250kg/h,熱載體型號為Santotherm66,熱載體循環量為320T/h,熱載體進口溫度為290℃,熱載體出口溫度按設計定值為330℃。載熱體燃油加熱爐的結構是采用九根爐管并聯螺旋排列組成受熱圓形盤管,其管子規格是輻射段爐管為ф76.1×4.5,對流段爐管為ф101.6×4.5,材質為1.0305(St35.81I),擋火圈與擋灰板的材質為1.4742(耐熱鋼),爐頂和爐底的材質為1.4713(耐熱鋼)內襯耐火層。由于爐子在使用過程中,爐頂、爐底、擋火圈和擋灰板均出現燒壞、塌陷、燒蝕變形以及鼓包變形現象,故在爐子大修期間,對爐子的損壞部件進行了修補。擋火圈與擋灰板的材質改為1Cr18Ni9Ti,表面覆蓋硅酸鋁纖維及高溫耐火涂料;爐頂和爐底材質改為1Cr18Ni9Ti,內襯硅酸鋁針刺毯,并在表面涂刷高溫耐火涂料。
當時我的碩士論文題目:載熱體燃油加熱爐輻射室溫度場的研究
內容摘要:采用區域法對載熱體燃油加熱爐輻射室的輻射傳熱進行了研究,建立起綜合描述爐內各種過程的數學模型,利用數值方法求解,得出輻射室內煙氣溫度分布,管外壁溫度分布,爐頂、爐底的溫度,爐管表面熱強度分布,管內載熱體的溫度分布。為設計新型的大型載熱體燃油加熱爐的熱力計算提供預測數據和計算方法,以便把載熱體加熱爐的設計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結論:
(1)大型載熱體燃油加熱爐對安全性和經濟性要求很高,僅僅知道爐膛的平均熱負荷及爐膛出口的平均煙溫顯然已不能滿足要求,因而要求更準確地計算煙氣溫度的分布,受熱面的壁溫分布?,F行的熱力計算方法無法完成這一任務;僅靠現場試驗來解決這些問題也是極為困難的。采用區域法對載熱體燃油加熱爐輻射室的輻射傳熱進行研究,建立起綜合描述爐內各種過程的數學模型,利用數值方法求解,確定爐膛內溫度分布。為設計新型的大型載熱體燃油加熱爐的熱力計算提供預測數據和計算方法,以便把載熱體加熱爐的設計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2)載熱體加熱爐的內層緊排受熱盤管前半周管壁(稱為輻射受熱面,位于輻射室內)幾乎接受全部輻射熱,后半周管壁(稱為對流受熱面,位于對流室內)只參與對流換熱。管內熱載體所吸收的熱量是輻射熱量和對流換熱量之和,即穩態情況下,熱載體的溫度可由兩者迭加計算得到;從而為載熱體加熱爐的數學模擬奠定了理論基礎。
(3)區域法在理論上是比較嚴格的,它能夠提供載熱體加熱爐輻射室內煙氣溫度分布,管外壁溫度分布,爐頂、爐底的溫度,爐管表面熱強度分布,管內熱載體的溫度分布。這種數學模型既可對現場的爐子傳熱過程進行分析,又可用于開發設計,包括材質選擇、結構設計等方面,同時還可配合管內熱載體的選擇及分析在使用過程中對其熱載體的影響。
(4)計算結果與客觀實際的符合程度主要取決于數學模型描述的正確性,每個環節描述得是否正確都會影響到最終的計算結果。在管外輻射傳熱方面,由于區域法輻射傳熱計算方法的引入,使數學模型的描述趨于完善;但在燃料燃燒模型和煙氣流動模型方面還需做進一步的研究。
(5)數學模型的正確性必須通過生產實踐去檢驗,實際生產的測定反過來又可修正數學模型。由于目前國內測定條件的限制,數學模型的改進還必須有賴于測試手段的提高。
當時我的碩士論文“載熱體加熱爐的傳熱研究”經修改后,參加了第四屆全國工業爐學會學術會議,被收錄到論文集中,該論文獲得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四屆工業爐學會的優秀論文獎,并在學術期刊上發表。
三、在華東理工大學工作期間科研項目總結及有機熱載體爐的研究設計開發項目總結
在1991年7月我進入華東理工大學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聚合物加工室從事科研工作與設計開發工作;負責承擔和參加了注塑模具CAD/CAM/CAE研究、反應注射充模過程的研究、燃煤、燃油、燃氣、燃水煤漿、燃生物質、燃廢木料、燃砂光粉、電加熱型有機熱載體爐的設計開發、循環供熱系統的工藝流程設計、熱風爐、熱水爐、蒸汽鍋爐、熔鹽爐、熱鍍鋅爐、高溫焙燒爐、干燥設備、清潔環保供熱成套設備的設計研究開發工作。
1991年7月~1994年,參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反應注射充模過程(RIM)的研究”,負責反應注射充模過程的實驗裝置設計研究開發。
1992年~1994年,負責參加了上海市科委的重點課題攻關項目:“注塑模具CAD/CAM的研究”,擔任了課題攻關項目負責人;該研究成果應用于上海市上海無線電十八廠飛躍工模具制造公司。
1993年~1994年,負責承擔了上海市經委的重點產品攻關項目:“大型注塑模具局部冷卻系統的研制與開發”,擔任了攻關項目負責人;該研究成果應用于上海市上海無線電十八廠飛躍工模具制造公司。
1994年~1995年,負責承擔了上海市經委的生產技術難題攻關項目:“國際接軌用于大生產TO-93引線框架”,擔任了課題攻關項目負責人;該研究成果應用于上海市上海無線電十九廠華旭微電子公司。
1994年~1995年,負責承擔了上海市經委的重點產品攻關項目:“載熱體燃油加熱爐的研究與開發”,燃料采用輕柴油,擔任了攻關項目負責人;該研究成果應用于上海市浦東新區的上海浦新節能設備廠。
1995年~1997年,負責承擔了上海市科委的重點課題攻關項目:“大型注塑模具CAD/CAM的研究”,擔任了課題攻關項目負責人;該研究成果應用于上海市上海無線電十八廠飛躍工模具制造公司。
1995年~1996年,負責承擔了上海市經委的重點產品攻關項目:“載熱體電加熱爐的研究與開發”,加熱方式采用電加熱,擔任了攻關項目負責人;該研究成果應用于上海市浦東新區的上海浦新節能設備廠。
1996年~1997年,負責承擔了企業委托的工程設計開發項目:“年產1500噸活性氧化鋅的焙燒工藝開發和焙燒設備設計”,擔任了項目負責人;該工程項目應用于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高登塑料廠。
1995年~1999年,負責承擔了江蘇省無錫市無錫加熱爐制造廠(無錫錫能鍋爐有限公司)的有機熱載體加熱爐設計開發任務,擔任了項目負責人。
2000年~至今,在上海熱油爐/熱風爐/熱水爐/熔鹽爐設計開發中心工作,長期從事于熱載體加熱爐和供熱設備與供熱系統的研究設計開發工作,擔任了項目負責人。
四、參加熱載體加熱技術委員會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爐分會從1988年起,每年組織召開一次全國熱載體加熱技術交流會。
1988年5月和1989年4月在江蘇省常州市召開了第一、二屆技術交流會議,以后幾屆技術交流會議主要是在江蘇省無錫市召開。
1993年3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爐分會熱載體加熱技術委員會成立,姚國俊教授級高工是主任委員,專門負責每年組織召開全國熱載體加熱技術應用交流會,推動有機熱載體加熱技術在全國各個行業的發展應用與技術交流;1993年3月在江蘇省鎮江市召開了第六屆技術交流會議。
1996年11月換屆選舉成立了第二屆全國熱載體加熱技術委員會,金寄春教授是主任委員,我被聘為技術委員。
1997年4月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了第十屆技術交流會議。
以后我連續被聘為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熱載體加熱技術委員會的技術委員。
五、上海熱油爐/熱風爐/熱水爐/熔鹽爐設計開發中心
上海熱油爐/熱風爐/熱水爐/熔鹽爐設計開發中心的簡介
六、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
[1]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燃天然氣導熱油爐的設計開發[J].工業爐,2019,41(2): 41-45.
[2]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清潔能源供熱技術在紡織印染行業中的應用開發[J].工業爐,2018,40(6):7-13.
[3]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循環流化床導熱油爐的循環系統研究[J].工業爐,2018, 40(3):24-28.
[4]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循環流化床導熱油爐設計參數的分析與計算[J].工業爐,2018,40(2):50-54.
[5]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等.導熱油爐中爐管內外表面的清洗方法[J].工業爐,2017, 39(6):30-34.
[6]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等.導熱油爐和供熱系統的泄漏原因及處置方法[J].工業爐, 2017,39(3):39-41.
[7]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熔鹽和導熱油蓄熱儲能技術在光熱發電中的應用研究[J].工業爐,2016,38(3):34-38,48.
[8]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等.導熱油循環加熱系統供熱管路的設計[J].工業爐,2016, 38(1):33-36.
[9]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等.燃水煤漿導熱油爐的結構設計[J].工業加熱,2015,44(3): 29-30.
[10]汪琦,汪萍,俞紅嘯等.載熱體加熱爐對流室中兩層盤管之間的吹灰結構設計[J].工業加熱,2015,44(3):57-60.
[11]汪琦,季炳奎,季俊.燃水煤漿導熱油爐供熱系統設計[J].工業爐,2014,36(3):35- 37,40.
[12]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熱載體加熱爐結構與節能減排措施的研究[J].上海節能,2020,No.10(第10期):1135-1140.
[13]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預防導熱油變質劣化的智能監測系統研究[J].上海節能, 2020,No.9(第9期):1010-1014.
[14]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熱載體蓄熱儲能技術在光熱電站中的應用研究[J].上海節能,2020,No.8(第8期):866-871.
[15]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太陽能光熱發電中導熱油循環系統的設計開發[J].上海節能,2020,No.3(第3期):224-230.
[16]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太陽能光熱供水節能減排系統的研究[J].上海節能,2019, No.12(第12期):980-984.
[17]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熔鹽塔式太陽能發電站與熔鹽吸熱器的研究[J].化工裝備技術,2018,39(3):55-58.
[18]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燃生物質顆粒燃料導熱油爐的研究開發[J].化工裝備技術,2017,38(3):26-30.
[19]汪琦,俞紅嘯,張慧芬.原子爐內熔鹽循環系統的研究與開發[J].化工裝備技術, 2016,37(6):22-25.
[20]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熱載體加熱爐結構與供熱循環系統智能化控制的應用研究[J].化工裝備技術,2016,37(2):27-33.
[21]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熔鹽反應堆核能發電中熔鹽循環系統的研究[J].化工裝備技術,2015,36(4):6-9,33.
[22]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等.導熱油爐的清灰除焦與運行檢驗研究[J].化工裝備技術, 2015,36(2):10-12,20.
[23]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燃生物質固硫型煤導熱油爐的設計開發[J].化工裝備技術, 2014,35(6):4-7.
[24]汪琦,俞紅嘯,張慧芬.太陽能光熱發電中熔鹽蓄熱儲能循環系統的設計開發[J].化工裝備技術,2014,35(1):11-14.
[25]汪琦,俞紅嘯.熔鹽加熱爐的結構設計和熔鹽過熱的研究[J].化工裝備技術,2012, 33(5):39-42.
[26]汪琦,俞紅嘯,蔣偉忠等.載熱體加熱爐計算機控制技術[J].化工裝備技術,2012, 33(2):49-51.
[27]汪琦,季炳奎,俞紅嘯.導熱油供熱系統在印染業中節能效果和經濟效益[J].化工裝備技術,2011,32(4):40-44.
[28]汪琦.載熱體加熱爐對流受熱面的煙氣腐蝕的研究[J].化工裝備技術,2010,31(6): 46-48,52.
[29]汪琦.載熱體加熱爐對流受熱面中的煙氣流速分析[J].化工裝備技術,2010,31(6): 20-22,28.
[30]汪琦,季炳奎.有機熱載體加熱爐的受熱面的清洗[J].化工裝備技術,2010,31(2): 47-48.
[31]汪琦.彎曲爐管內熱載體的流動研究[J].化工裝備技術,2009,30(5):21-23,37.
[32]汪琦,李守泉.導熱油加熱技術在壓延機中的應用研究和傳熱計算分析[J].化工裝備技術,2008,29(3):58-60.
[33]汪琦.淺析導熱油爐的設計[J].化工裝備技術,2007,28(5):49-51.
[34]汪琦.國外有機熱載體加熱爐的結構設計[J].化工裝備技術,2007,28(1):33-37.
[35]汪琦.導熱油爐的傳熱計算分析[J].化工裝備技術,2006,27(2):51-53.
[36]汪琦.化工焚燒爐的燃燒過程和結構類型[J].化工裝備技術,2004,25(3):44-47.
[37]汪琦.大型熱載體加熱爐的設計開發[J].化工裝備技術,2002,23(4):28-32.
[38]汪琦.道生爐和道生加熱系統的設計[J].化工裝備技術,2001,22(5):1-5.
[39]汪琦.新型間接式熱風爐的設計開發[J].化工裝備技術,2001,22(2):15-17.
[40]汪琦.熔鹽加熱爐和熔鹽加熱系統的開發[J].化工裝備技術,2000,21(2):40-43.
[41]汪琦,許末興,陳國棟.載熱體燃煤加熱爐的燃燒方式及其對環境污染的影響[J].化工裝備技術,1998,19(5):9-12.
[42]汪琦,汪萍.載熱體加熱爐燃燒過程的研究[J].化工裝備技術,1997,18(6):7-12.
[43]汪琦.螺紋管對導熱油的強化傳熱和結焦預防研究[J].化工裝備技術,1997,18(3): 8-9.
[44]汪琦.載熱體加熱爐輻射室傳熱計算分析[J].化工裝備技術,1997,18(2):17-19.
[45]汪琦.積灰及結渣對載熱體加熱爐受熱面傳熱影響[J].化工裝備技術,1996,17(5): 9-11.
[46]汪琦.載熱體加熱爐的傳熱研究[J].化工裝備技術,1995,16(5):18-23.
[47]汪琦.濺射積附時金屬鍍層內應力的研究[J].化工裝備技術,1995,16(3):29-32.
[48]汪琦.載熱體加熱爐中爐管串并聯的流量計算[J].化工裝備技術,1994,15(2):26- 28.
[49]汪琦.載熱體加熱系統的工藝流程[J].化工裝備技術,1994,15(1):8-10.
[50]汪琦.聚四氟乙烯換熱器[J].化工裝備技術,1992,13(6):15-20.
[51]汪琦.噴射成型技術[J].化工裝備技術, 1992,13(4):19-22.
[52]汪琦.遠紅外干燥技術[J].化工裝備技術,1992,13(3):21-26.
[53]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燃生物質固硫型煤熱管式熱風爐的設計開發[J].上?;?2019,44(8):24-28.
[54]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燃煤氣化導熱油爐的結構設計[J].上?;?2019,44(1): 29-32.
[55]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等.導熱油爐循環供熱系統與導熱油使用運行研究[J].上?;?2018,43(4):30-33.
[56]汪琦,俞紅嘯,張慧芬.導熱油傳熱技術在塑料加工中的應用[J].上?;?2018, 43(2):35-37.
[57]汪琦,俞紅嘯,張慧芬.釷基熔鹽反應堆中熔鹽冷卻回路的分析研究[J].上?;? 2018,43(1):30-33.
[58]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熔鹽槽式光電發熱電站與熔鹽蓄熱儲能系統的研究[J].上?;?2017,42(7):37-39.
[59]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等.導熱油循環供熱系統的自動控制技術研究[J].上?;? 2017,42(3):36-39.
[60]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燃沼氣導熱油爐的設計開發[J].上?;?2017,42(1):27- 29.
[61]汪琦,俞紅嘯,張慧芬.太陽能光熱發電中導熱油結焦機理與清洗技術的研究[J].上?;?2016,41(12):22-25.
[62]汪琦,俞紅嘯,張慧芬.太陽能光熱熔鹽發電技術的研究與開發[J].上?;?2016, 41(11):34-37.
[63]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等.導熱油爐循環加熱供酯化縮聚反應器使用的研究[J].上?;?2016,41(3):15-18.
[64]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熱載體加熱技術在壓延法人造革生產中的應用研究[J].上?;?2016,41(1):13-16.
[65]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等.導熱油爐開車調試和升溫操作[J].上?;?2015, 40(12):14-16.
[66]汪琦.熱載體加熱爐爐膛最高熱強度和爐管管壁最高表面溫度的計算[J].石油化工設備技術,1995,16(1):27-31,63.
[67]汪琦,王志文.螺旋盤管的傳熱研究[J].石油化工設備技術,1992,13(3):25-28.
[68]汪琦.單側緊排受熱管傳熱的研究[J].石油化工設備技術,1991,12(6):33-37.
[69]汪琦,王志文.工業爐的數學模擬[J].化工機械,1993,20(4):26-31.
[70]汪琦.載熱體燃油加熱爐輻射室內傳熱的數學模型[J].化工機械,1993,20(3):32- 36,4.
[71]汪琦.氟塑料熱交換器的結構[J].化工設備設計,1994,3(總162期):33-37.
[72]汪琦.攪拌軸的設計分析[J].化工設備設計,1992,6(總153期):8-11.
[73]汪琦.塑料設備的焊縫補強[J].化工設備設計,1991,4(總145期):62.
[74]汪琦.高效傳熱面與換熱器設計[J].化工設計,1993,3(總第15期):26-28,32.
[75]汪琦,汪萍.管內插入物對熱載體傳熱的強化作用[J].化工設計與開發,1992年第4期.
[76]汪琦,汪萍.爐管外壁灰垢層的研究[J].化工設計與開發,1991年第2期.
[77]汪琦,張偉宏.注塑模具的計算機輔助制造[J].現代塑料加工應用,1997,9(6):49 -52.
[78]汪琦,張偉煌.注塑模具型腔皮紋制作工藝[J].現代塑料加工應用,1997,9(3):24 -27.
[79]汪琦,張偉煌,許七一等.自動生成模具型腔和型芯軟件的開發和應用[J].現代塑料加工應用,1996,8(6):28-32.
[80]汪琦.注塑模具CAE的應用和模具設計[J].現代塑料加工應用,1996,8(5):42-45.
[81]汪琦,張偉宏,許七一等.注塑模具標準件數據庫管理系統的開發[J].現代塑料加工應用,1996,8(3):52-53.
[82]汪琦,顧大軍,許七一等.注塑模具型腔型芯自動生成軟件的開發[J].現代塑料加工應用,1996,8(2):41-44.
[83]汪琦,李新元,戴干策.反應注射充模特性及模具澆口結構設計[J].現代塑料加工應用,1995,7(5):43-46.
[84]汪琦.注塑塑料制品的收縮特性[J].現代塑料加工應用,1994,6(5):48-52.
[85]汪琦,張偉煌,許七一等.用AGM處理摩托車速度表面板[J].工程塑料應用,1996, 24(5):44-49.
[86]汪琦,劉偉,許七一.注塑模具CAE的軟件系統[J].工程塑料應用,1995,23(3):43- 46.
[87]汪琦,楊銘華,張孝民等.大型注塑模具局部冷卻時間計算方法的研究[J].塑料科技,1998年第2期(總第124期):54-57.
[88]汪琦,楊銘華,張孝民等.注塑模具冷卻時間的影響因素分析[J].塑料科技,1998年第2期(總第124期):51-53.
[89]汪琦,張偉煌.注塑模具型腔皮紋制作工藝的研制[J].塑料科技,1997年第2期(總第118期):
[90]汪琦,張偉宏,許七一等.注塑模具標準模架數據庫的開發[J].塑料科技,1996年第5期(總第115期):51-56.
[91]汪琦,林峰,尹作齊等.注塑模具CAD/CAM系統開發[J].塑料科技,1996年第5期(總第115期):44-50.
[92]任世杰,汪琦,戴干策.反應注射成型充模過程中氣泡卷入現象的分析[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1995,21(4):401-405.
[93]任世杰,汪琦,戴干策.RIM充模過程中流動行為研究[J].中國塑料,1995,9(5):60 -65.
[94]汪琦.熱塑性塑料發泡注射模的設計和制造[J].模具工業,1995,7(總第173期): 41-43.
[95]汪琦,劉偉,許七一.注射制品的結構描述和流動分析[J].模具工業,1995,4(總第170期):21-24.
[96]汪琦.噴射成型工藝及制品缺陷分析[J].玻璃鋼/復合材料,1993,5(總第112期):17-20.
[97]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燃燒氫氣有機熱載體爐及氫氣燃燒器的研究[J].染整技術,2023,45(5):45-48.
[98]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熱定型機采用天然氣直燃熱風烘干定形的研究[J].染整技術,2023,45(1):53-56.
[99]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循環流化床電站鍋爐在熱定形機中的應用[J].染整技術, 2022,44(11):50-53.
[100]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電加熱定型機與遠紅外線輻射器加熱定型機的研究[J].染整技術,2022,44(3):40-42.
[101]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天然氣與廢氣混燒型導熱油爐在熱定形機中的應用[J].染整技術,2022,44(1):21-23,61.
[102]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天然氣熱風爐與燃燒器在熱定形機中的應用[J].染整技術,2021,43(1):53-57.
[103]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導熱油循環供熱系統在熱定型機中的應用[J].染整技術,2020,42(5):25-31.
[104]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清潔能源供熱技術在印染定型機中的應用研究[J].染整技術,2019,41(5):40-43.
[105]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等.提高導熱油爐熱效率方法探討[J].染整技術,2018, 40(3):31-35.
[106]季炳奎,汪琦.導熱油供熱系統在印染業中的節能效果[J].染整技術,2008,30(7): 6-9.
[107]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導熱油熱穩定性與最高允許液膜溫度的研究[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3,No.5(第5期):1-5.
[108]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氫能導熱油爐結構設計開發及氫能源產業展望[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3,No.4(第4期):8-12.
[109]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導熱油間接加熱染色機及爐管外表面清洗方法[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3,No.3(第3期):18-24.
[110]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導熱油加熱與冷卻工藝系統的設計開發[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3,No.1~2(第1~2期):1-6.
[111]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清潔環保供熱設備在干燥加熱系統中的應用[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2,No.12(第12期):1-6.
[112]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電加熱有機熱載體爐的研究[J].CTA中國紡織助劑, 2022,No.11(第11期):1-8.
[113]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循環流化床導熱油爐在熱定型機中的應用[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2,No.10(第10期):1-6.
[114]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熔鹽蓄熱儲能與冷卻循環系統的分析研究[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2,No.9(第9期):13-18.
[115]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太陽能蓄熱型及配置輔助熱源的干燥系統研究[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2,No.8(第8期):1-5.
[116]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燃水煤漿導熱油爐與水煤漿噴嘴的研究開發[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2,No.7(第7期):1-7.
[117]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導熱油爐燃燒產生有害成分與污染物防治措施[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2,No.6(第6期):4-8.
[118]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蒸汽鍋爐和電站鍋爐在熱定型機中的應用研究[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2,No.5(第5期):1-6.
[119]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導熱油爐爆管事故的原因分析及維修改造方法[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2,No.4(第4期):1-7.
[120]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熱定型機采用天然氣直燃式熱風烘干定型整理[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2,No.3(第3期):1-6.
[121]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染整清潔環保加熱烘干定型的綠色生產方式[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2,No.1(第1期):1-8.
[122]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有機熱載體爐智能化控制與遠程監控系統研究[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1,No.12(第12期):1-7.
[123]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燃生物質導熱油爐在熱定型機中的應用研究[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1,No.11(第11期):10-14.
[124]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導熱油爐補充添加導熱油混合方法及注意事項[J].CTA中國紡織助劑,2021,No.10(第10期):14- 20.
[125]汪琦,汪萍.載熱體加熱爐的吹灰[J].導熱油鍋爐技術,1993,第2期(總第6期): 14-19.
[126]汪琦.有機載熱體燃煤加熱爐的結渣研究[J].導熱油鍋爐技術,1995,第1期(總第9期):27-20,26.
[127]汪琦.載熱體加熱爐輻射室內傳熱計算的分析[J].熱載體加熱技術,1996,第2期(總第12期):26-28.
[128]汪琦.積灰結渣對熱載體加熱爐受熱面傳熱的影響[J].熱載體加熱技術,1997,第1期(總第13期):12-15.
[129]汪琦,汪萍,蔣偉忠.載熱體加熱爐計算機控制技術[J].熱載體加熱技術,1997,第2期(總第14期):33-34,32.
[130]汪琦.螺紋管對導熱油的強化傳熱和預防結焦的研究[J].熱載體加熱技術,1998,第1期(總第15期):26,25.
[131]汪琦,許末興,陳國棟.載熱體燃煤加熱爐的燃燒方式對環境污染的影響[J].熱載體加熱技術,1998,第2期(總第16期): 11-13,7.
[132]汪琦.新型間接式熱風爐的設計開發[J].熱載體加熱技術,2000,第1期(總第19期):23-26.
[133]汪琦.熔鹽加熱爐和熔鹽加熱系統的開發[J].熱載體加熱技術,2000,第2期(總第20期):27-29,25.
[134]汪琦.道生爐和道生加熱系統的設計[J].熱載體加熱技術,2001,第2期(總第22期):15-19.
[135]汪琦.大型載熱體加熱爐的設計開發[J].熱載體加熱技術,2006,第1~2期(總第25~26期):8-13,50.
[136]汪琦,李守泉.導熱油加熱技術在壓延機中的應用研究和傳熱計算分析[J].熱載體加熱技術,2007,第1期(總第27期):23- 28.
[137]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燃水煤漿導熱油爐的結構設計[J].熱載體加熱技術,2014,第1~2期(總第36~37期):20~22.
[138]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燃煤氣化導熱油爐的結構設計[J].熱載體加熱技術,2014,第1~2期(總第36~37期):23~26.
[139]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燃水煤漿有機熱載體爐的設計開發[J].熱載體加熱技術,2015,第1~2期(總第38~39期):2~7.
[140]汪琦,俞紅嘯,張慧芬.導熱油循環加熱系統供熱管路的設計[J].熱載體加熱技術,2015,第1~2期(總第38~39期):15~21.
[141]汪琦,俞紅嘯,張慧芬等.導熱油循環供熱系統的自動控制技術研究[J].熱載體加熱技術,2017,第1~2期(總第40~41期):11~15.
[142]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導熱油電加熱爐的設計開發[J].熱載體加熱技術,2017,第1~2期(總第40~41期):16~20.
[143]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天然氣導熱油爐與燃燒器的研究開發[J].熱載體加熱技術,2018,第1~2期(總第42~43期):2~7.
[144]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循環流化床導熱油爐的設計開發[J].熱載體加熱技術, 2020,第1~2期(總第44~45期):2~6.
[145]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導熱油爐智能化控制與遠程監控系統研究[J].熱載體加熱技術,2020,第1~2期(總第44~45期):20~24.
[146]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導熱油循環加熱系統的分析與研究[J].熱載體加熱技術,2020,第1~2期(總第44~45期):25~29.
[147]汪琦,張慧芬,俞紅嘯等.熔鹽蓄熱儲能與冷卻循環系統的分析研究[J].熱載體加熱技術,2021,第1~2期(總第46~47期):9~15.
[148]汪琦,張慧芬,汪育佑等.通過導熱油熱穩定性來分析導熱油最高工作溫度[J].熱載體加熱技術,2021,第1~2期(總第46~47期):45-49.
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感恩父母
感恩我的父母給了我生命和健康,感恩我的父母對我的養育和教導,尤其要感謝我的父母在文革年代“五七干?!眲趧訒r期把我們姐弟兩人都帶在他們身邊生活,毫無保留地愛護、照顧和教育好我們。
我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在“五七干?!睍r的一件往事,父親在劈山挖掘建造水渠的勞動中摔傷腰部,幸好被幾位一起勞動的同事用擔架抬送回到家中,我們住家是一間房頂鋪蓋秸稈稻草的十幾平方米土屋平房,有一個房門但卻沒有窗戶,晚上只有一盞油燈用于照明,床是采用了搬家時使用的兩個木箱拼成一個大床供全家睡覺。
受傷后的父親躺在床上有十幾天的時間不能移動,我記得當時好像也沒有什么赤腳醫生來家里治病,只能夠采取臥床靜養的方法,父親在家中養病期間得到了病號飯,是一碗面條,他自己舍不得吃一口,卻全部讓給我倆吃掉了。當時的我們,年紀較小,不知道謙讓,應該留給受傷的父親吃。當時覺得這一碗面條的味道非常好,因為那時候的小孩確實沒有什么零食,連一粒糖果都是奢望,通常是跑到野外抓捕麻雀、蝗蟲和螞蚱,用火烤著吃。
我還記得當時在“五七干?!眳⒓觿趧拥娜藗兗捌浼覍俪燥埵窃诖妒掳嗉媸程脙却蝻垘Щ丶页?,因為各家各戶沒有爐灶燒飯和燒水;而集體吃飯的食堂只是一個燒飯炒菜的小房間,屋內也沒有幾張桌椅板凳給大家坐,各家各戶都是使用自家的鍋碗瓢盆裝上一份飯菜后拿回家;飯菜主要是紅米飯南瓜湯、土豆卷心菜、玉米饅頭胡蘿卜等,所有人員及其家屬只有到了每年過春節假日的時候才能分一頭豬或羊,吃上一次肉。
而生活用水是各家各戶到一口水井旁,用桶去提拉上來井水抬回家使用,熱水則是早晚兩次各家各戶使用自家熱水瓶到炊事班燒開水爐灶上沖取開水。
自從父親的腰部摔傷以后,就落下了終身腰疼的毛病,一年四季每天都要用厚毛巾纏繞腰部以此來減輕疼痛,每天晚上睡覺時也要纏繞厚毛巾,這個腰部疼痛的疾病伴隨了他一輩子,若遇到陰天刮風下雨或者寒冷冬天,父親腰部的疼痛就更加厲害,可他從來不會吭聲、叫喊,只是默默承受。我的父母這一生忍耐生活艱辛,將我們培養成人,讓我始終銘記父母養育之恩在心!
我的少年時代經歷過的事情和風景,會長久留在我的腦海中,直至成人以后,面對人生的分岔路口,能夠給予我鼓勵和勇氣的可能不是曾經說過的豪言壯語,而是曾經親眼看過父母一言一行的往事。父母的言傳身教,教會了我們認真讀書學習,更教會了我們在跌倒時如何面對,以保持從容而有尊嚴之心;受到傷害時如何獲得自己內心的平靜和如何才能頑強地自愈,而遇見沖突與分歧時如何學會包容和退讓,以及堅持。
我的父母在大學畢業之后連續工作了四十年,他們一輩子都在認真努力完成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還細心照顧好我們姐弟倆的生活起居;而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他們愿意陪伴我們遇到的任何的失敗、痛苦、無助和彷徨,愿意教會我們怎樣才能勇敢,怎樣才能獲得智慧和力量。因此,每當我回憶起以前的往事時,就更加覺得應該照顧好父母的晚年生活,以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
特別感激我的父母在文革年代流行讀書無用的時期,讓我們一直努力讀書學習,并教育我們要善良正直、要有愛心有擔當;在文革結束以后又承擔了為人父母的責任,培養我們姐弟倆都考上了大學,接受化工機械專業本科教育,從而使得我們都有了專業基礎知識,能夠在熱載體加熱爐設計制造行業內奮斗一輩子;但在2001年左右我的父親在醫院體檢時診斷出了癌癥,從此之后我就每個月在上海醫院購買了治療癌癥的藥帶回常州給他服用治病,一直持續到2004年8月我父親病故去世!
失去父親后給我帶來的壓力非常大,必須肩負起職責照顧年老體弱的母親,把她從常州接到上海,居住在家中治病養老,我讓母親單獨住在朝南房間的床上,自己則夜晚睡在沙發上,且從2004年9月一直持續到現在,我只能努力應對所有這些困難和壓力,既要日夜照顧老母親的起居吃飯服藥和打理家務洗衣做飯,還要繼續研究設計開發熱載體加熱技術,以此作為職業用來掙錢養家糊口,并供養我的女兒進入國內重點大學攻讀完成本科教育和繼續留學英國華威大學攻讀完成研究生碩士學位。
經歷了這一切困難和壓力之后,我感覺內心會變得更加堅強,每當回顧這段時間和經歷時,都會感到非常難過和極度悲傷;但它也給了我無窮的力量和堅韌毅力,讓我在今后的歲月當中,一步一步繼續朝著熱載體加熱技術的專業方向不斷地探索前行。
八、致謝
非常感謝我的家人對我的工作和生活長期支持與不斷付出,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家人與親人們對我的關心和幫助令我終身不忘,永遠記在我的心中;同時我要向導師王志文教授、金寄春教授、姚國俊教授級高工、劉世武教授級高工、王起明董事長、施建新主編等表示衷心的謝意!感謝熱情指點、關心和幫助;最后我要向長期支持和大力幫助我的各家企事業單位與刊登發表論文的各個學術期刊雜志,以及各位親朋好友們表示誠懇的謝意!謝謝大家的幫助和扶持,伴隨我一路走到今天,讓我一直心存感激;同時也將激勵我繼續前行!
汪琦
2022年8月 寫作于上海
2023年7月 修改于上海
作者簡介:
汪琦,碩士,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熱載體加熱技術、新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熱油爐、熱風爐、熱水爐、熔鹽爐、道生爐、聯苯爐、焚燒爐、生物質氣化爐等研究設計開發工作。
手 機:13311629783 13817605032
郵 箱:13817605032@163.com
地 址:上海市長寧支路237弄1號504室 上海熱油爐設計開發中心